top of page

小碗
南宋 (1127–1279 CE)
青釉炻器 (「官窯器」)
HKU.C.1990.0931
藝創啟動
專題項目二 青釉器
陶瓷器物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前便已開始出現,是最早融合科學、技術和藝術的人造物。對陶瓷的深入探究,不但可以揭示人類在各種文化和時代中展現的創作力量,更能反映出社會的整體發展和技術進步。而在悠久的創新和工藝史中,青釉器(Celadon)為中國陶瓷生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青釉器泛指塗有青綠色釉料的陶瓷器物,而「Celadon」一詞由法國文學中一位身穿獨特綠衣的角色名字衍生而來。一些學者為避免「Celadon」當中隱含的西方建構,而改用「Greenware」一詞。
原材料選擇,燒製技術和塑形技巧的不斷進步,使青釉器在過去的幾千年中持續發展。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擁有橫跨超過一千五百年的中國青釉器收藏,從漢代(202 BCE–220 CE)的綠釉器到宋代(960–1279 CE)的官窯器,讓觀眾得以概觀這些精緻青釉器物的傳統和演變。「藝創啟動」(UMAG_STArts)的第二環節以青釉器為研究主題,並將於2021年7月下旬在「博藝軒」藝術空間展示一批從館藏中精心挑選的相關器物。作為「藝創啟動」的一部份,此數碼學習平台旨在提供一個更具互動性和動態性的博物館學習體驗,為傳統的藝術展覽形式錦上添花。此數碼學習平台不但包括一場虛擬展覽,還能化身成一個虛擬3D藝廊,展示館藏青釉器的三維模型。
Home: Welcome

Home: Exhibitions
bottom of page